中文版 English


深圳市润佰盛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Lubesentry Sci-Tech. Co.,Ltd.

首 页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最新新闻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区…
公司网站备案审核通过
恭喜!本公司的网站开通了…
    新闻内容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区别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比较两个战略可以看出各有特点,除了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不同之外,还存在战略思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015年,中国在分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遵循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客观规律,编制中长期十年规划,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十个重点行业,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其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传统行业,以及相应的供应链和销售网。其主线是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主要形式是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比较两个战略可以看出各有特点,除了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不同之外,还存在战略思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德国工业4.0为德国工业发展描绘了细致的发展蓝图,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特有的认真与严谨,在战略思想、基础研究、技术教育、政策机构和措施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1.战略思想的差异
比较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德国工业4.0战略是一个革命性的基础性的科技战略。其立足点并不是单纯提升某几个工业制造技术,而是从制造方式基础层面上进行变革,从而实现整个工业发展的质的飞跃。因此,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内容并不拘泥于工业产值数据这个层面上“量的变化”,而更加关注工业生产方式的“质的变化”。
相对于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则强调的是在现有的工业制造水平和技术上,通过“互联网+”这种工具的应用,实现结构的变化和产量的增加。这种区别就好比《中国制造2025》是在工业现阶段水平和思维模式上寻求阶段内的改进和发展,德国则是寻求从工业3.0阶段跨越到工业4.0阶段,实现“质的变化”。这种战略思想上的差别应该说是客观条件的反映,符合现实基础,但也说明中国制造2025缺少战略上的理论深度和技术高度,也缺少市场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2.战略基础的差异
战略基础包括基础研究、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等,是战略实施成功的基本条件。仔细研究《德国工业4.0》,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战略重要的因素是基础科学研究,很多细节方面的任务目标,都以“高、精、尖”的理论知识作为依凭。
致力于改善德国科学基础研究的条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相比之下,中国基础学科的研究比较薄弱,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很难有重大突破。其根本原因,除历史基础条件因素之外,也有政策的因素。
在政策支持上,中国横向研究比纵向研究无论在数目上,还是支持力度上都要大很多,导致中国应用型的研究领域较强,理论基础研究较薄弱。中国还在制定国际化行业标准方面缺乏经验和条件。因此,我们有必要下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同时,我们还有必要采取开放式的合作方针,积极成为网络化先进理论和先进标准体系的重要接入者,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包括德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一起分享理论、技术与市场。
 
3.战略措施的差异
在配套政策方面,德国为了有效实施工业4.0,比较重视对技术、政策和环境等进行评估调整。比如,德国系统评估新技术对相关法律可能造成的颠覆性影响,以及创新周期缩短可能导致相关规则架构频繁更新等,及时对现行不利于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
德国比较重视构建支持工业4.0的法律环境,及时对与企业责任、数据保护、贸易限制、密码系统等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培养全国国民的竞争意识,比较重视反思和自我调适。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协同机构方面,德国成立了政府统一协调机构,建立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平台。德国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德国机械制造联合会以及德国电子工业联合会三个专业协会共同建立了秘书处,负责为优先主体研发路线图。我国除了在中央政府层面成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机构和战略咨询委员会之外,还应该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协同机制建设。
 
 
中国制造2025 vs.工业4.0
表面上,工业4.0似乎与《中国制造2025》相似,但后者涵盖范围更广。工业4.0是以技术为重点,旨在开发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厂,以及协同所有要素一起运作,《中国制造2025》不仅限于中国制造业的全面重组。而虽然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政府支持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则涉及北京政府更高层级官员的参与,提供官方的赞助和法律上的自由度。

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的机器人研究总监Dan Kara指出这两个计划背后的驱动力有明显的不同;《中国制造2025》发起的主要动机在于中国经济到达了路易斯转折点(Lewis turning point),意思是进入工业化时,原本较低开发国家的低成本劳动力供给短缺,工资开始提高。

中国在劳动力规模方面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这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阶段的日本不可能看到的现象;Kara表示:“劳工被支付多少薪水并不重要,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处于波动现象;例如在假日后的劳动力迅速流失,人们就是不回去上班,或是返回他们家乡的村庄/城镇。”这些劳工问题刺激中国政府提升工厂自动化,包括采用机器人。因此才有《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催生。

相反地,欧洲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很高,但人力来源相对稳定,Kara表示:“欧洲国家已经有高技术水准的制造商,他们面临的问题为制造业的生产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欧洲,制造业的工资高,所以欧洲国家想要透过制造业经济活动来增加GDP,意味着得雇用更多劳工或是提高生产率;但欧盟不如印度和泰国等地拥有大量劳工,移民率又低于美国,在提升生产力方面有一定难度。因此,欧盟开始朝向自动化生产发展,以提升生产力,运用诸如能与人类并肩工作与互动的协同机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s)等科技。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相关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
 
2018/9/3    

深圳市润佰盛科技有限公司 
Tel: 0755-83491158  Fax: 0755-83841819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泰然四路泰然科技园210栋西座八楼A22  邮编:518048

粤ICP备13062509号 技术支持:出格软件